2011届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精选100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26 22:13: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100题,约49160字。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训练精选100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1).描写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江天暮雪
[元]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4 分)
(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 ( 4 分)
(1)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2分)而且写出了暮时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2分)
(2)①加入人的活动,使画面具有动感,纵深感。(2分)②写渔翁的活动,突出江天暮雪的影响。(2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6分)
(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分)。
(2).《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1)--(2)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4分)
(1).【思路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本题在思考时不仅要理解“深藏”的含意,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尤其是后面的“莫”“且教”等词的分析,理解海棠不愿出来的主观情感,这样,答案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
【方法提炼】解答此类试题,可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