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与语文教学——从高考“撰写春联”题说开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9 14: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高级中学语文
对 联 与 语 文 教 学
                  ——从高考“撰写春联”题说开去
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     李欣

参谋: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宁王:对呀,怎么不对呢,你不给我面子,我可真的要发飙!
华安:让我来试试!
华安: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
参谋: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华安: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众人:好好,对得好!
参谋: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华安: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众人:华安真行呀,华安好棒啊!
宁王:快出对,对死他,对死他!
参谋: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华安: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这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段。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忘不了这精彩的一幕,无不被其中诙谐风趣的语言吸引。而这语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巧妙地运用了“对联”这一形式。实际上,“对联”不仅仅是作为娱乐之用;在很长时间里,它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直到建国后才逐渐被人们轻视。
2004年,被语文教学忘却了快五十年的“对联”出现在高考试卷上。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共有四套,各套的24题都是要求考生按要求撰写春联的下联。将“对联”出到高考试卷中,出题人的用意当然不外乎用对联的形式留下些传统文化的痕迹和从仿写角度考查对仗这一修辞的掌握。但结果就怎么也不能让人像看电影那样轻松了。对一套全国卷作抽样分析,发现:第24题(总分4分),也就是撰写春联这题,平均得分仅为1.92分,得分率在整个主观题部分最低! 
于是有人问: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即将实施的眼下,用高考试题的形式强调“对联”,强调这样一种老旧的形式,是否合适?
我说,强调对联这种形式很合适,也很有必要。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对联,和过去的强调有着完全不同的目的。过去的强调,是为了在县试、府试、院试中写出一篇篇漂亮的八股文章;今天的强调,则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把“积累、感悟、熏陶”和“自主、合作、探究”更好地落到实际教学中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