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写作指导与训练课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写作指导与训练课教学设计
教学课型:写作指导与训练课
教学目标:能够围绕议论中心,恰当地引用文化经典中的名言和事例,运用表示转折的词语,增加文章的思想底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与安排:
1.引言
假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你写好一篇议论文,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概括如下:
(1)如何做到观点鲜明
(2)如何准备充分的论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3)如何让你的说理更令人信服
(4)如何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这节课,谈一点:如何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板书)
2.教材范例
课本上有很多典范的文章可供我们写作参考。
(1)培根的《论厄运》(节选)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涅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塞涅卡又曾说:“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这是一句宛如诗一样美的妙语。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这个故事其实正是对于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基督徒也正是架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A.学生齐读
B.就“论厄运”而言,培根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C.这个关于厄运的深刻认识,是怎样一步步分析得出的?或者说这一片断的说理有何特点?用名言、事例来分析,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
D.这个片断,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一个启示:要做到认识更加深刻,要恰当地引用文化经典中的名言和事例。(板书)
(2)周国平的《直面苦难》(节选)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啸,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