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阶段性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9小题,约1489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一创新导练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阶段性测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曝光/曝背谈天 脊骨/贫瘠 薄暮/喷薄而出
B.贻误/贻笑大方 游弋/戈壁 吭声/引吭高歌
C.犄角/掎角之势 饿殍/蜉蝣 重创/安土重迁
D.契机/锲而不舍 模样/模仿 枕藉/杯盘狼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记者见面会上,三位“神七”宇航员正襟危坐,有条不紊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B.16天的奥运会,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但这16天中的许多记忆却是永恒的。
C.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五个多月了,但很多感人的搜救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D.在医改方案中,相比高深的理论,公众更感兴趣的,还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药品药价问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高度关注并深恶痛绝的。
B.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C.姜堰市村庄整治工作投入少、行动快、效果好,成为全省的典型,其经验尤其值得苏中、苏北地区借鉴。
D.小镇居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雄伟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起来。
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功能性文盲”下一个定义,并请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别给“功能性扫盲”提一点建议。(5分)
9月8日是第43个“国际扫盲日”。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化生活设施日益增多,人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都有可能沦为“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扫盲”与“基础性扫盲”同样重要。
据了解,“功能性文盲”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我国也普遍存在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性文盲”现象。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不主动探求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生存和发展。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
政府:▲
个人:▲
5.仿照下面的句子,以“青春”为中心,另外写两组句子。要求联想恰当,表意明确,句式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4分)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①。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韩愈《北湖》诗中有“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句。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元丰类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以见其名义 草树众而泉石嘉
而见者远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又善者矣 而始有之
善假于物也 游于是乎始
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