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18 14:40: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80字。

  19 春酒
  榄核中学  曹红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3.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感受家乡的民风民俗(春节、元宵、清明等)
  说话内容:1.过什么传统节日:2.有什么风俗习惯
  示例:过清明节,拜山
  二、解题及作者简介
  三、课文研读(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一)速读感知:
  学法点拨: 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哪些人,抒了什么情?
  “我”——天真可爱;母亲——善良能干;乡人——淳朴厚道。
  (二)品读感受
  1.品读语言,感受民俗人情之美
  学法点拨: 对文中精彩语言、细节描写进行圈点勾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出示格式,先示例,再交流
  我认为文中第   段“           ”好,好在                     。
  示例:
  我认为文中第一段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好,好在设喻奇特形象。
  教师小结
  2.品味感情 ,注意末尾的点睛之笔(文眼)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读读议议,交流:
  A.对童年的追忆;B.故乡亲友的思念;C.对母亲的追思;D.对故乡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 )联读品味
  思乡主题:余光中《乡愁》
  四、作业
  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风俗,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400字的文章。要表现当地的风俗习惯或热闹的场面,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附原文                         琦君《春酒》
  1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
  2.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