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专题十一第3节:文言句式和特殊用法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4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15 23:24: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9张。附带四个文字资料。  四种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做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例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例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式。
  例如:夫赵强而燕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