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9/15 6:21: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30个字。

  枣核
  【教学目标】
  1、 认识作品以枣核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2、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方法:课文围绕课题“枣核”,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示悬念
  2、体会文中环境描写对于主题思想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由《春夜洛城闻笛》,全班背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完成:
  (1)注音:蹊跷,掐,风烛残年,故弄玄虚(在文中是什么用意),揣,山坳(山间平地,两山间的低下处),殷切(深厚而迫切)。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住在美国的旧时同窗托“我”从故乡带几颗生枣核试种
  三、再读课文,品读细节,深入理解
  1、自由阅读⑦—⑩小节。
  2、圈画同窗家后花园中哪些景物最能寄托思乡之情?柳、睡莲、“北海”、枣树
  (1)“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古人“折柳”相留,言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意。
  (2)同窗好友曾经在北海泛舟的时候闻到过睡莲的清香,所以睡莲富有家乡的味道。(第10小节)
  (3)作者是如何模仿北海公园来建自己的“北海”的?为什么要建“北海”?旧时同窗希望故土的情景能够出现在美国的家里,将祖国富有特色的场景时常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来消解思乡之苦。
  (4)枣树
  总结:柳树、枣树都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以前都是种在房前屋后,也就出现了“堂前扑枣任西邻”的诗句。北海公园是北京的标志性景点,睡莲更是这北海里特有风景线,这4个景物都是家乡的象征,同窗在这些景物上都寄托了浓厚的思乡之情。
  3、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如何理解这句话?——民族感情是不会变的,热爱中华民族;故土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也就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