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5610字。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
教学设想: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感情的赞美。让学生学习文章后,联系现实,探讨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这样纯真的感情。
注:粤教版 必修一 第三单元(散文) 第11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作者以及作品,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章。
2. 品味文中部分含意丰富的语句。
3. 归纳大雁和老汉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文中部分含意丰富的的语句。
2. 归纳大雁和老汉的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道过了半天他还没回来。最后,他两手空空地出现在老师面前,垂头丧气地说:“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不得已只好放弃,再接着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中一株麦穗都没有。
苏格拉底告诉他:“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是一个摘麦穗的故事,这是一个讲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