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程写作中培养创新精神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4 13: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在全程写作中培养创新精神
常州武进戴溪中学  费寒芳
邮编 213105    联系电话 13961237505

在创造性作文教学中,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创造性作文呢?笔者以为,当从作文的全程训练抓起。
写作前——注重积累、观察、想象
一、在校园生活中引领学生寻找写作活水。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写作就是虚假的写作。而我们的中学生目前过的是一种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整天所见只能是校园高墙的四角的天空,生活空间除了作页、成绩,还是作业、成绩。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酸甜苦辣的家庭生活、风云变幻的国际时事都因学习的压力而无暇遑顾,于是学生写起作文来,不是饱尝搜肠刮肚之苦,就是显露捉襟见肘之窘,作文只能是“满纸荒唐言”。如何积淀写作的源泉之水呢?笔者以为,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师生的教学活动安排在校外进行存在着诸多困难,但这并不构成对写作教学的障碍,我们可以深入挖掘校园生活,引领学生找寻写作活水。因为学校即社会,校园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1)留心校园的每一处变化。学生从早到晚身处在学校,但他们对学校的感受力几近于零,学校的任何变化他们可能视而不见,甚至学校的重大事件也不能使他们深埋于作业的脑袋抬起来。因此,学生写作很少写校园生活,即使教师命题,学生勉强写出来的也都是毫无血肉的应付之作,因此,要指导学生留心学校的点滴变化,包括指导学生读宣传橱窗、读布稿栏,听校园广播,观察校园环境的变化等。
(2) 扩大交往圈。多数学生的校内生活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学生个体对外班学生与科任老师的情况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留心观察每个接触的同学,包括他们的语言、神态、习惯、性格等。例如,可让学生与碰上的任何一个同学打招呼,向他们采访,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3) 结合课文,引进生活话题。学生学习的任何一篇课文,其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学生也有的生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写作。如《社戏》一文在写到一群天真的孩子看过戏返航时,忽发奇想要偷些罗汉豆煮着吃。“阿阿,阿发,这便是你家的,这边是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阿发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