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4 13:0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理想》教案设计
青岛三十三中  崔显升
【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品味诗歌深刻内涵,体会其中蕴涵的哲理。
2、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理想是什么?词典里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与希望;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国家也都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理想呢?为实现理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对个人的成长、思想的升华,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一诗中对理想做了很好的诠释。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蜕、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2、朗读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各自练读。
(2)让部分学生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一般不作限制。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某几节诗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语段或语句,并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
例如:第十二节诗,前两句是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有丰硕的收获;后两句是说现在形势大好,正是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佳时机。总之是鼓舞人们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
2、品味推敲重要的词语或特别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例如:第十节诗里所说:“理想被玷污了”“理想被扒窃了”指的是十年动乱期间某些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致使有些人对共产主义理想怀疑了动摇了。
3、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说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例1:这首诗“是字句”“使字句”比较多,如“理想是……”“理想使……”。句式整齐优美,节奏铿锵有力。
例2:第一节诗是四个比喻连环,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前连个比喻,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后两个比喻说的是理想的作用。
四、质疑问难
要求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寻求其它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例如:第六节诗里的“收获”与“牺牲”矛盾吗?为什么?联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收获”指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以及理想实现后的喜悦感。“牺牲”则指的是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抛弃的种种个人利益。
五、拓展延伸
将课文与自然、社会人生联系起来,把语文放到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去,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人文上的有益启示。
1、空想、幻想、理想三者的区别在哪里?让学生先独自思考一下,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并由2—3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做简要陈述。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进一步的明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