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黄图盛中学2005年高中语文第五册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潮阳区黄图盛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马晓霞
(2004.11)
说明:①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②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③请将答案全写在答题卷上,不按要求作答者将不给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睥睨 媲美 庇护 开天辟地 穷乡僻壤
B.桎梏 秩序 炽热 脍炙人口 栉风沐雨
C.汲取 即使 辑录 杯盘狼藉 疾恶如仇
D.填塞 畋猎 聒噪 恬不知耻 暴殓天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气慨 铤而走险 明火执仗 戳穿西洋镜
B.诋毁 永保生机 以逸待劳 无所不用其及
C.融资 与时具进 要言不烦 为他人作嫁衣裳
D.简练 寻章摘句 责无旁贷 挟天子以令诸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B.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盯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
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C.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
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D.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
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听爷爷讲起在旧社会经历的苦难,我真是感同身受。
B.这支野战军的群众工作做得很好,与驻地附近的村民相处得水乳交融。
C.对于发生在校园的事情,同学们虽然耳熟能详,但因为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往往熟视无睹。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
接对话。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切出版物都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
范意识。
B.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
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C.春节前,扬州的“老字号”出现“井喷”现象,牛皮糖卖火了,包子卖空了,酱
菜卖疯了:传统食品销售异常火爆。
D.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
际成败的关键。
6.下面填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 ,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
②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
③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
④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挥霍。
⑤青年的未来必然是老年
⑥老年的过去必然是青年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文学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将人类文化的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外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鲜明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在对自己的“两种文化”观进行了“再次审视”和思索之后,1961年,C·P·斯诺又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布罗克以博大的气势宣称,“第三种文化”不仅立足于科学革命,而且要“超越科学革命”!
和斯诺的预言相反,在“第三种文化”的发展中,人文学者并没有“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相反,倒是一大批自然科学家一马当先,勇敢地担负起了这种责任。他们绕过了新闻媒体,尽力以一般文化人所能接受的观点来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和科技成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