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诗词写意》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 词 写 意
临海六中 谢灵敏
题型:将下列诗句扩展成一百余字的短文。《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一、教学目的:针对近几年高考语言表达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以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指标,努力训练并提高学生的的想象能力、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注重师生的双边互动。
三、教学难点:扩展时要注意炼字,注意诗歌意象色彩的和谐统一,追求诗歌意境的和谐美。特别要注意互动开展的广泛性、普遍性。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课型设计:想象写作课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屏幕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古典音乐,屏幕打出古代人物,展示古典风情,制造浓郁情调。
一、 导入(打出字幕:抓要点,巧串连——诗词写意)
背景介绍:诗词写意(诗句扩展)是近几年高考出现的一类题型,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诗句扩展能力。选择的诗句多为一些意境深远的精美词句,题型要求多为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以原诗为题材进行扩展,将诗句中的一些景物进行情景化、具体化,再组建成文。
二 范例详解(一)(屏幕:贺知章《咏柳》,以柳树为背景),步骤如下。
(一)理解感悟(对于原诗,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情景,理解它的意义,揣摩词句的感情色彩和情感氛围,可先让学生表述,讨论解决。)
1、先介绍贺知章及写作背景、年代(可用影喋)、(“少小离家”)
2、贺诗选取常见的春天景象——柳树展开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刻划春天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
(二)抓基本景点——选取境头(基本景点就是原诗中一些意境深远的句子,抓往了就不会偏题)
基本景点是“一树”、“万条”、“细叶”、“春风”(这些景点是写实的,是诗句扩展的基础,缺一不可)
(三)抓基本景点的基本特点——选取场面(抓住了基本景点,就要抓基本景点的基本特点。要注意修辞——比喻、拟人;注意炼字——实字、虚字、叠字)
1首句:比喻,“一树”、“碧玉妆成”(如同碧玉妆成一般)
2次句:比喻,“万条”“绿丝绦”(好似轻柔的丝带)
3三句:拟人,“细叶”“谁裁出”(不知谁用巧手裁剪而出)
4四句:比喻,“春风”“似剪刀”(仿佛一把神奇的剪刀)
(四)、扩展基本景点的基本特点(此处锻炼的是想象联想能力)
基本景点的基本特点抓住了,就要加以扩展,以充实短文内容,凸现诗歌意境。扩展时要抓住两个方面的景物,一为显性景物,二为隐性景物。同时还要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虚词的结合使用;注意字词的婉曲华美——避俗字。
1、诗的显性景物为
①柳树:如同碧玉妆扮而成,柳树又高又茂
②柳枝:好似轻柔的丝带,千万条垂直而下
③柳叶:纤细柔长,不知何人的巧手裁剪而出
④春风:二月和煦的春风就象一把神奇的剪刀
2、扩展隐性景物——虚实结合,传事物之神韵(这是原诗中找不到的,需发挥创造能力)
①柳树:远看,柳色新绿,生机勃勃,景象葱茏,一袭绿衣,如同给大地穿上了一身新装。
②柳枝:近看,枝条轻柔婀娜,姿态迷人,随风飘舞,曼妙无比。
③柳叶:揣摩,精巧美丽,脉络分明,是大自然的杰作。
④春风:感受,带来洋洋暖意,拂走春寒的料峭,带来生命的希望。
(五)点染烘托,渲染氛围(抓关键词,追求诗歌情绪色彩的和谐统一)
由以上步骤的分析,我们已初步明了原诗的意境,再结合关键词“妆成”、“垂下”、“谁裁出”、“似剪刀”,我们可进一步推知作者的情感氛围: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色彩是鲜明的,感觉是清新的,情调是爽快的。
(六)巧加串连,删繁就简(追求意象的和谐统一)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新绿,柳树又高又茂,如同碧玉妆扮而成,远看生机勃勃,景象葱茏,千万条枝条垂直而下,好似轻柔的丝带,姿态婀娜,曼妙无比,不知是何人的巧手裁剪而成。柳叶精巧美丽,脉络分明,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二月和煦的春风带来洋洋暖意,象一把神奇的剪刀,剪去了春寒的料峭,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三、范例详解(二)(分字上侧飘入李商隐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