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24 22:48: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9720字。  试卷类型A卷       河北冀州中学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I卷(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语音、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 捞(lāo)取、症(zhèng)结、爆冷门、仗义执言、穷且益艰
  B. 胥(xū)吏、拎(līng)起、倒记时、推托责任、长嘘短叹
  C.涔(cén)涔、着(zháo)陆、执牛耳、盘根错结、兵连祸节
  D. 檄(xī)文、    揩(kāi)拭、   仪杖队、洗耳躬听、乐不可知
  2. 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是雕琢镂饰,呈其返璞归真的自然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而被称为“字字本色”,被尊为“本色派”之首。
  B.今年端午,人们在河里赛龙舟,岸上的人就更多了,真是重足而立,一边观看,一边喊加油。
  C.周朴园是造成《雷雨》悲剧结局的始作俑者,因此《雷雨》的批判矛头也直指周朴园这个罪魁祸首。
  D.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学生往往不自觉的去模仿,写一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不忍卒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B.尽管许多梦想没有实现,但我曾真诚地向往过,为此努力过,付出过心血,自己对这样的经历来说,始终是宝贵的。
  C.面对复杂的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应届大学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固有的就业思维模式,解放思想。
  D.造成霜冻灾害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由水汽凝结成的白色晶体——霜,而是与白霜同时发生的零下低温,最终使农作物细胞死亡的结果。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热爱语文吧!因为是语文给了我们聆听美的耳朵,发现美的眼睛,领悟美的头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的口中娓娓道来
  ②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下流淌
  ③语文带我们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
  ④语文迸发着思想的光辉从屈原的诗中吟诵出来
  ⑤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
  ⑥语文送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④⑤②⑥③     C.②⑤⑥③①④      D.②⑤①④⑥③
  5.下面一段话中标有甲、乙、丙的三处横线上,依次应选用的一组句式是
  三十九年前    甲 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常常惊讶那时候自己的大胆;   乙  却居然敢放言高论,      丙。
  甲:(1)我为了赶任务开始写第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2)我开始写第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为了赶任务。
  乙:(1)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的那时的我。
  (2)我那时对于本国的古典文学缺乏系统研究,对于欧洲文学所知有限,而政治思想水平也很低。
  丙:(1)真是大胆的事。          (2)岂非大胆?
  A.甲(1)乙(2)丙(1)      .B。 甲(2) 乙(1)丙(2)
  C.甲(2)乙(1)丙(2)         D。 甲(1)乙(2) 丙(1)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