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12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9750字。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2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2010.7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I卷第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瞋目而视(chēn) 万乘之势(chèng) 含糊其词(hú) 穿凿傅会(fù)
B. 抛头露面(lù) 强人所难(qiǎng) 越俎代庖(páo) 垂拱而治(chuí)
C. 厉兵秣马(mò) 老生长谈(cháng) 胜券在握(juàn) 涸辙之鲋(fù)
D. 陈词烂调(làn) 嗟来之食(jiān) 惨绝人寰(huán) 少不更事(gēng)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震后的四川依然美丽,峨眉山依然那样秀丽,青城山依然那样清幽,九寨、黄龙的风景依然还是那样出神入化,徜徉其中,还会让你流连忘返。
B.去年五月,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视察-所学校时,温家宝总理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人们战胜眼前的困难。虽说此情此景时隔一年多,但我们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C.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极光的成因都众说纷纭,无一定论。
D.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是相得的明君和谏臣。魏徵对朝政弊端深恶痛绝,敢于直谏,而唐太宗也能从谏如流。君臣共济,终在唐代出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贞观之治”。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邓亚萍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创办了-所业余体校。
B.开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C.止咳祛痰片是-种常用的中成药,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D.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以来,全球笼罩着一层经济大幅度衰退的阴影。面对突发其来的金融危机,是理性面对?还是丧失信心?这是对每个人的严峻考验。
B.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全校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努力,组建了“海燕”文学社,并创办了《贝壳》月刊。
C.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被忽视的地学文化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地学文化以地球科学为主体,以包含在地学史、地学人物、地学思想、地学理论、地学事件、地学景观中的精神文化现象为内容,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资源,它折射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与其他文化资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
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未来世界。从这一点来看,地学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同一题材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如地震题材,既可以开发成科教片,也可以成为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的主题,还可以做成卡通动漫。
在美国,以科幻为中心的科普旅游已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产业,其中不少是和地学文化有关的。而在我国尽管地学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进行深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