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 5: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
瑞安市隆山高级中学  陈婷婷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创作背景
2、了解“记”之文体
3、掌握古人籍贯、姓、名、字的排列特点
4、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第一段,学习巩固判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唐宋八大家吗?谁能说一说?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柳宗元、韩愈、曾巩、欧阳修
其中谁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
二、介绍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破坏。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三、介绍文体“记”
1、“记”是一种文体,分为四类: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2、回顾已学“记”之文章:
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山水游记: 《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杂物书画记: 《核舟记》
3、 本朝人尚理 ——严羽《沧浪诗话》
v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4、“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 。所以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四、背景介绍:
v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五、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及断句并思考:
1、将题目补充完整:谁游褒禅山?
2、文章哪几段记叙?哪几段议论?
六、学习课文第五段:
1、 谁游褒禅山?
2、 古人交代人物的顺序:籍贯、姓、名、字
解析知识点:
字:亦称“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供社会呼唤。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取字。
古人取字在意义上与名有联系,如屈原名平,字原,“原”广平为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