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 资源简介:
约8100字。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蒋念祖
[训练讲话]
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被列宁称为是“辩证法的实质”。前面介绍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的联系,而发展的源泉、动力都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什么是矛盾呢?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相互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假,善恶,美丑,劳逸,进攻,防守,人们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不同意见都是矛盾。矛盾的对立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矛盾的双方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比如战争中的攻和守,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守也就没有攻。它们是互相联系、互为前提的,如果失掉和它对立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的方向转化。例如化合和分解,氧化和还原,生物界中的同化和异化,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比如落后转化为先进,其条件是外界的帮助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不懈的努力。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性质。这种相互对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界现象中的排斥和吸引、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社会现象中敌对阶级之间的对抗,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不平衡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的表现。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横的方面看,也就是从广度和空间上看,矛盾无所不在。世界万物大至宏观世界的天体和星系,小至微观世界中的粒子,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包含着矛盾的。
从“纵”的方面,也就是从深度或时间上看,矛盾无时不在。事物从产生、发展、壮大和灭亡,始终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处处时时都存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既然如此,在观察思考问题时,就要坚持这样一条总原则: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一切。有人认为有了矛盾是坏事,总希望自己周围的环境没有矛盾,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有人虽然口头上承认矛盾,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往往只爱听与自己相同的意见,听不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顺利时忽略了困难,遇到困难时又看不到有利条件。这种思想方法,都是只看到矛盾的这一方面而忽略了矛盾的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存在。
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在我国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相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则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学校生活中,每个同学的性格是不同的,学习和思想上存在着矛盾,也有各自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正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