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远则文胜——中考作文得分点技巧例谈之立意篇
- 资源简介:
约2970字。
立意高远则文胜
----中考作文得分点技巧例谈之立意篇
【技巧指导】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向。立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在中考作文阅卷过程中,立意是决定文章分数高低的关键,是继审题之后影响分数的又一条重要的生命线。文以意为主,一篇文章如何选材,如何安排结构,如何遣词造句,如何选择表现手法,甚至小到标题的制定、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加以酌定。
那么,如何立好意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正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几乎所有的作文题目都蕴涵着一定的命题意图,要么暗含着一个道理,要么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倾向,要么为我们指明立志方向。我们在立意时,首先应分析出命题的意图,然后顺着题意的方向进行立意,或抒情,或言志,或析理。这就是常用的“顺向立意法”。顺向立意的最大好处是不易偏题,很容易做到符合题意。如2009年山东临沂中考作文题:以“走出自我小天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这是个话题作文,文题材料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材料中,含有一个明显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只有“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才能更好地生活与成长”。事实上,材料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就是该作文题的立意方向。而且话题再一次指明了作文的中心,就是“走出自我小天地”。这样,本作文题的审题难度就很低了,只要顺着命题意图去构思行文即可。
立意深刻、新颖就是指确立的主题能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意义,这种规律和意义能给人以新的启示。例如2009年河北作文题: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材料中也提到了物质的墙。如果从物质的墙这个角度进行立意,那就显得肤浅。而写无形的墙则是比较深刻的,正如材料中提示的“精神的墙”。从这个角度分析,“墙”可以引申为封闭、隔膜或呵护、约束等。这样写,文章就会更加深入一层。
简而明才称得上“约”。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切不可因多意而乱文。要做到“简约”,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只有思想内容单一集中,才有可能写得深刻。一定不要有两个以上的主题,主题不可过大,否则不易驾驭,不易深入、透彻。
时代感是指文章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有现实感,反映时代精神,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常写常新。今天,我们的作文立意,应当考虑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现实,当前的生活实际,尤其是一些热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文章必须有时代精神,主题才能新颖、深刻,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顺应时势的文章,才有时代感,才有针对性。当然,写文章时也不能不联系实际而只是空发议论,“假、大、空”的语言充斥文章,这样谈来会令人乏味,生厌。
格调高是指文章的主题要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社会生活中不乏阴暗面、消极事。考生也并不是不可写揭露社会之阴暗面、消极事的文章。关键在于中学生知识面窄,人生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理性,容易片面化。只写揭露社会中阴暗面、消极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看问题绝对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切莫只顾自己宣泄情感。文章要少流露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应尽量多一些赞美,少一份揭露;多一些讴歌,少一份曝光;多一分理解,少一份宣泄。生活本来就是这般美好,我们何必非要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一层单调的灰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