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题意笔生花----中考作文得分点技巧例谈之审题篇
- 资源简介:
约3490字。
吃透题意笔生花
----中考作文得分点技巧例谈之审题篇
【技巧指导】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我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1.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 并没有结束”、重庆“ 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 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 ,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信息的方法缩小写作的范围,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着手。例如以“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珍藏”是一个动词,对其补充的内容多为动词的宾语。如我们可以把题目缩小,在动词“珍藏”后面补充上: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我们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熟悉程度选择最易把握的切入点。再如名词性命题“目光”,这个名词没有任何修饰成分。为了缩小切入范围,我们可以在名词“目光”前边补充上一些限制语,如父亲的目光、母亲的目光、老师的目光等等,在名词前边加上了一些合适的领属性成分,我们就有了写作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前边加一些修饰成分,如犀利的目光、慈祥的目光、严厉的目光等等,加上了限制成分,我们就能找到一个比较熟悉的切入点。还有一点请放心,这样做是不会跑题的,因为我们增补信息之后的内容完全在命题范围之内。
2.短语类作文命题的审题技巧。短语类作文命题在中考作文中也很常见。如2009年山东烟台的“一次特别的拜访”,山东淮安“种子的心”,江苏盐城“心灵的脚步”。浙江宁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安徽“师生之间”,湖南常德“心灵的阳光”,四川成都“心中的风景”,四川内江“帮助自己”,四川达州“喜看家乡新面貌”,广西桂林、百色“感受节日”,山东淄博“生日快乐”……
针对此类文题,我们一定要找到写作的重心。因为写作的重心就是文题的题眼。题眼找
得不准,后面的立意、构思、行文所花费的心血也会付诸东流。 (1)偏正短语的文题眼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