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写作指导——2010深一模作文:阐述事理(议论)写法
- 资源简介:
约6000字。
命题作文“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写作指导
——2010深一模作文:阐述事理(议论)写法
一、标题回放: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1)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2) 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的景色,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散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二、命题意图:
第一题首要是针对社会上有人为了出名不顾道德、不择手法之现象而命制,意在指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上出现的首要现象并深入分析其本色,意在指示教师培植学生认识思辨能力;爱名无错更无罪,其喜爱好的名声是一个人有进取心之表现,只要取之有道则可;而取之无“道”,用侵害道德甚至丧尽人间天良以谋取名声来欺世盗者应是鞭笞的重点。另外,何谓君子?就是有道之人,那些伪君子则不顾道德、不择手法以获取“好名声”,其真正目标是什么,其本色是什么,学生如能看清其欺世盗名之本色,认识思维能力自是不凡,例如,“诈捐门”“抄袭门”的本色是什么等等;当然,明目张胆的获取恶名也是该当批评的,其庸俗恶劣丑陋的目标也应揭穿;故“君子”、“名”“道”三个要害概念及其关系的分析揭示,很能看出学生认识思维能力的上下。
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替换一字,作为考题,可正面论述也可针砭时弊,匠心独运。
第二题用书信这一文化现象来考查学生对当今文化问题的关注。有些好的有意义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行渐远了,但并不等于说即将消散的东西就是毫无价值和意义了,他们只是暂时被更方便的文化情势与手法所代替,面对书信这种极有诗意的文体渐渐成为远去的景色的文化现象,学生能够把道理讲清,再写出情感,难道不是一种绝好的思辨能力的诗意的考核吗?
当然,这一命题还有让考生注意熟识把握书信以及一些常见利用文体的意图,用书信写对书信行将消散的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谁说不是一种很好的创意呢?
学生作文点评: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电影《孔子》里,南子问:夫子真的把做一个君子看得那么重要么?
孔子回答:我的原则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做仁人,做君子。君子对于功名利禄是怎样的态度呢?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可见君子亦对功名利禄有所追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味逃避功名摈弃利禄的神仙。功名本身无所谓对错,一个人热衷于功名也没有错,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呢?我以为正是获取方式的优劣高下所决定:欺世盗名,是为小人;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取名无道的小人必将遗臭万年。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当他的种种劣迹还没有曝光时,他每年回乡都给乡亲们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