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0届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6 6:59: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6300个字。

  无锡市2010届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2010.5
  总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归省(xǐnɡ )恃才放旷(shì)B.畸形(jī )怒不可遏(è   )
  ò  )锲而不舍(qiè  )D.罪孽(niè )叱咤风云(chà)
  2.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A.复:又,再B.俨然:整齐的样子
  C.交通:交往通达D.悉:全,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幸运固然好,不幸也未必是坏事。海伦•凯勒、居里夫人、华罗庚,都各有自己的不幸,。这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然而不幸并没有使他们消沉,反而成为促使他们前进的动力。
  B.但是不幸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而且成为促使他们前进的动力。
  C.可是不幸只能吓倒懦夫,对强者却无可奈何。
  D.只是他们并没有屈服于不幸的遭遇,他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5. 阅读下列选段,指出点评有误的一项是(2分)        ()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星期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A.本文选自《童年》,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
  B.从选文看,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她如一盏明灯,照亮少年高尔基敏感而孤独的心。
  C.选段主要叙写了小主人公开始学会挣钱补贴家用,和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事情。
  D.小主人公的这段经历启示我们: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要坚强地面对一切挫折。
  6.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阅读与欣赏(50分)
  (一)(3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7. 对以上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诗人写“灯寒”,其实是表达内心的凄凉愁苦。
  B.第三句中的“故乡”指故乡的家人;“千里”指千里之外的自己。
  C.末句通过写故乡的亲人朋友又大了一岁,抒发了自己无法陪伴家人的愧疚之情。
  D.这首诗写得曲折,凄凉,道出了天涯孤客共有的羁旅愁思。
  (二)(11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选自《古文观止•方山子传》作者苏轼)
  【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矍然:吃惊的样子。
  8.下列句中的“于”与“余谪居于黄”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贤于材人远矣B.仓鹰击于殿上
  C. 舜发于畎亩之中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方山子是苏轼的朋友陈慥,年轻时是有侠义思想的人。
  B.选文写了方山子少年、壮年和晚年时的不同遭遇和思想变化。
  C.方山子在晚年隐居山林是为了不受世俗的困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自己被贬黄州“怀才不遇”的境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