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与点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13 17:38: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1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与点评
  作者:余映潮 丁亚宏
  地点:郑州九中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屏显1: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标题的意思,简单解释一下就行。
  生:这篇文章标题的意思是邹忌运用委婉的方式规劝齐王接受他的建议。
  师:嗯,很好。简言之就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策”字的意思,课文没有注释。
  生1:策略。
  生2:在战国时期记录的一些国家的事情。
  师:还有新的解释吗?在战国时代,包括到秦朝,人们在书写的时候是没有纸的,秦始皇办公的时候,每天都要读竹简。一片一片的竹简,然后用细牛皮把一片片的竹简穿起来,就成了这样一个字(板书“册”)。这个字“策”就是它,就是记录战国时代故事的文章。你看这个“策”字很有意思,什么头?
  生:竹字头。
  师:这和当时的书写用具有关系,当时的人都是用竹简来记录事情的。“册”“策”这两字是相通的。
  [点评]入题简洁,切入巧妙。解说标题,让学生明白故事情节,不经意间突出了重点;解说“策”字,既使学生理解了“战国策”的含义,同时又丰富了文化常识的积累,巧妙。没有刻意设计的导入语,师生对话,营造了平和轻松的教学氛围。
  师:现在进入课文的学习。学习文言文没有更多巧妙的方法,首先是把它读好,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现在来朗读课文,放开喉咙,开始了。
  (生齐读课文2分钟)
  师:咱们今天读的,实际上是一篇故事,因此读书的时候呢,尽管是一篇文言文,也要读出它的故事味。刚才的朗读,语速快了点,人物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再来,各自体会,不要齐读,就体会它的故事味,读出人物语气、神态、动作。好,开始了。
  (生自读2分钟)
  师:我觉得刚才读的非常好,我听到了,你们用自己的语调表现人物中不同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言。下面再把注释读一读,开始了。
  (生读注释1分40秒)
  [点评]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不催促、不打扰,真正落实了“读”。
  师:好,看屏幕。
  (屏显2:学习活动之一,简说故事。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
  师:我们现在开始讲成语故事。齐威王这个人呢,跟两个成语故事有关,一个成语故事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