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市》
上杭中学 张月华
教学目标:
1、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描写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联想及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
结合《新学案》及课文页下注释(1)谈谈你对课文了解的情况。
明确:1、课文出处2、作者有关常识3、体裁4、行文顺序5、结构特点
二、 导入
说到《聊斋》,大家就会想到狐,想到鬼,是的,《聊斋志异》中多数故事通过谈狐说鬼来反映现实生活,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既没有狐,也没有鬼,这里,蒲松龄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画,这就是美丽神奇的“山市”。(板书课题、作者)
三、 读指导
1、初读通词句(重在指导学生疏通字词读音、语句停顿等)
⑴、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
⑵、评价学生的朗读。
⑶、全班齐读。
2、译读明大意(对照课文注释,边读边译,读读译译)
⑴、要求同学认真点读课文页下注释,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⑵、学习小组交流,共同学习,然后整理出难词,难句,在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明确。
3、整体感知(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
出示问题,小组抢答:
⑴、奂山山市出名吗?从哪里看出?
⑵、人们看到山市时的心理如何?惊的是什么?疑的是什么?
⑶、写城郭的出现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那些语句是面的勾勒,那些语句是点的细描?
⑷、写危楼时采用了什么顺序?你能说出依据吗?
⑸、你认为山市美吗?美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