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7030个字。
湖北省黄石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三部分,计23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将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入文后方格内。(2分)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chǎng (1) 开,让狭隘(2) 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huò (3) 达宽容回归。这样, 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潇洒快活地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边醉人地萦(4) 绕,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身边曼妙地起舞。
(马德《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默写。(8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 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揭示此文的主旨。
3.名著阅读。(3分)
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②获取“金箍棒”③炼就“火眼金睛”
故事情节: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低碳生活”这一名词又逐渐走进普通群众。最近的“两会”中“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呼声也不断传出。所谓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镇江市准备就“低碳生活”开展全民教育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含有修辞手法的宣传标语。(2分)(2)作为普通市民,你觉得可以在哪些方面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请列出两条。(2分)
①
②
5.请你综合下面三则材料,概括出一些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三条先进经验。(3分)
【材料一】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每家都有分类垃圾箱,人们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可燃垃圾(包括果皮、菜渣等)是每周一、三、五扔;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一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
【材料二】英国每个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
【材料三】瑞士每年垃圾产量总体上在增长,但送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减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断增加。其城市固体垃圾总的回收率已达40%以上,塑料饮料瓶、铝质易拉罐、纸、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垃圾清运公司由三家民间团体联合组成,他们发给每户居民四种纤维袋,分别盛放可以再利用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瓶和废纤维。公司利用特制的废弃物回收车每月登门收集一次,对其他垃圾则是每周一次。此外在公寓、旅馆等公共住宅区,也都设有专门的收集装置。
经验一:
经验二:
经验三: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6—7题。(共6分)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6.找出词中以动写静的句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