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抓住关键词,慧眼识病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6/6 7:11: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000字。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抓住关键词,慧眼识病句
  编写:张汝友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紧缩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考点聚焦
  (一)[考点解说]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修改原则:
  1、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意,少改多就。
  2、修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
  3、保持句子的简洁。
  4、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照顾到前后文。
  修改方法
  1、删主要用于成分多余、重复罗嗦、自相矛盾
  2、换主要用于搭配不当
  3、移主要用于语序不当
  4、增主要用于成分残缺
  (二)、[知识点概要]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一、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语序;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定语、状语位置错乱;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例题1]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