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五月月考(第六单元)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5830个字。
八年级语文五月月考(第六单元)试题
杨门一中云来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2分)将下列汉字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2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xián( )远山,tūn(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yá( );朝huī(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2分)赏读下面课文片断,简要说说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柳宗元)4、(8分)综合性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现在,请你参与“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2分)名联聚焦:旅游胜地多有精彩对联,请根据《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完成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到心头。
(2)、(4分)行程规划:请选择你最想旅游的一个地方写一段话,要求扣住其特点,写出你想去的原因。(不少于30字)(3)(2分)如果你在旅游途中和外地游客谈到了自己的家乡,说说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夸赞咱们荆州?(至少说出两点)
5、(8分)诗文默写: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3、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24分)古诗文阅读:
(一)(6分)诗词赏析: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2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以夸张手法营造了隆重欢乐的宴饮气氛,其作用是:。
7、(2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其言外之意是:
。
8、(2分)诗中“冰塞川”、“雪满山”比喻的是:。
(二)(18分)文言文阅读:
甲、《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2分)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
C、名之者谁有仙则名D、饮少辄醉造饮辄尽
11、(2分)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