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同步练习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第一册一课一练
二 中国现代诗三首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
1.《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 人, 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诗集《 》、《 》。
2.《死水》作者是爱国诗人、民主主义战士 ,著名诗集有《 》《 》。“死水”象征着 。
3.《赞美》作者 ,原名 ,作品写于 前期。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浮藻(zǎo) 荡漾(yàng) 粗糙 (zào) 长篙(gāo)
B.回溯(shuò) 狗吠(fèi)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C.罗绮(qǐ) 发酵(xiào) 残羹(gēng) 细腻(nì)
D.青荇 (xìng) 踟蹰(chí) 倾圮 (pǐ) 佝偻(gō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茁壮 四处漫溯 文化积绽 吹笙弄箫
B.叫嚣 神彩飞扬 几瓣桃花 柔情似水
C.诅咒 横竖不说 感到腻烦 绿成翡翠
D.凝固 相孺以沫 形容枯槁 开垦荒园
3.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格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此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B.每节押韵,一韵到底,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C.“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感,而且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D.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5.下面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笼罩着一种寂静的氛围,绘的是幽静之景,状的是略带失落之心境。
B.在第五节,诗人用写实手法,表现自己撑一支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游,迎着和风,沐着星辉,禁不住歌唱的情景。
C.第六节诗中的思路随即逆转,“但我不能放歌”,诗境依旧复归并沉浸于寂然。
D.第六节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则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6.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表现的康桥,完完全全是康桥的真实、具体、完整的图景,而不是从中提取的感觉和想象化了的意象。
B.作为意象的外部形态语言,在轻轻触及康桥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的反应,转化为主观想象和内心独白。
C.这首诗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意味性,它不仅通过意象来暗示和表达情感,而且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推动它。
D.这首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情感价值,充满着视觉美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