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主发展性教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试论自主发展性教学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于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应运而生,自主发展性学习就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自主发展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应用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各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异步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全体的发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合作性,使学生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开展自主发展性学习,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 以情乐学,营造自主发展的愉悦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当前,语文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尚未打破,教师依然主宰着课堂。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就要从教师转变观念这个角度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意识,自觉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具有迁移功能,,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乐意地学习你所教的内容。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营造学生乐学的氛围。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幽默自然。和蔼可亲、幽默自然的语言往往能使师生感情融洽,有助于营造和谐、平等、友爱、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同学们还有其它的解法吗”,“谁来帮忙做”,“谁来做一回小老师”等。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爱表扬的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出“讲得好”,“说得不错”,“讲得真好”,“棒级了”等评价。这就是师生之间借以优化教学进程的一种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
总之,在自主发展性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教师需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
二、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把沉闷、呆板、被动的学习变成生动、活泼、愉快的求知。我所任教的这个班,中等生和后进生占一半以上,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尤为重要。我的做法如下:
(一)诱导激发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以奇引趣;根据学生好学的特点,以疑引趣;根据学生好新的特点,以变引趣。平时,我注意抓住新课出示课题这一良机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最后一次讲演》时,我先讲了闻一多先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