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3 11: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4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教学要求:
  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了解作者一个进步的观点:治学处世首先要有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培养立大志并为实现大志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了解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词的多义性,尤其是虚词“其”的用法。
教学重点:
触景生情,因事见理,叙议紧密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词的多义性,尤其是虚词“其”的用法。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背景/作者/朗诵全文/疏通并简析第一、二段
▲首先,可插入让学生回报预习成果内容:学生回答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一、简介作者(只摘其要点,见横线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破坏。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政治家。
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以政论性为多,《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历来为人传诵。诗歌遒劲清新,成就超过散文。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文学家。
二、关于褒禅山。(学生可见册上79页,略讲)
  此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存两洞。
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
出前洞,上山,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经后洞,黑乎乎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往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未有人走到尽头。
三、分段研读课文
  读一、二段,注意以下几个难句的讲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