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去尽显本色——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 资源简介:
约3690字。
浮华去尽显本色
-----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在生活中我们总喜欢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教学中教材、学生被老师折腾得够呛。一篇课文,几百字而已,却要解析出不知多少高深的东西,一会儿是思想含义了,一会儿是语言因素了,分析来分析去,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被肢解地七零八落,一句句并不难于理解的句子总要让学生说个体会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学生在课文课学得苦,教师也教得累,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语文教学要生动,要精彩,教材理解与创新这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内容挖掘深一点,教学设计新一点,有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但是如果超出这个度就会使语文学习的难度拔高,就会让人望而生危!古人云:大道至简。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我们应删繁就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简约之美”。艺术的极致是简单,语文教学要给孩子波纹一样、丝绢一般的美感,就需要在“寻寻觅觅”之后的“简简单单”教。
一、简简单单预设
预设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由自我的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及人生经历而对文本进行独特的处理与浸润,从而赋予文本灵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也有人将其称作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对话。有什么样的预设,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成。因此,在预设文本时,既要鼓励创造,注重多元,尊重主体,又要强调语文教学的“恒定性”一方面,“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要学习有关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首先,课堂理念的预设应该简单。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空扎实进行语文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去繁就简,抓住文本、课堂的最关键处做做文章。如在解读《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苏教版第十一册)这首词时,我以“读”字当头,读读议议,议议读读。一方面要通过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那些独特的历史时空;另一方面组织学生通过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既要感受到这一幅鲜活逼真的田原风光,又要于这样的意境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为此,我将教学的理念设定为,“阅读既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的对话过程,又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这样意境优美的词,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中,加深对词的理解与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