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2009-2010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题七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480个字。
温江区2009—2010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班次学号姓名得分
A卷(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一、(10分) 得分 评卷人语文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2分)
A.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jǐ)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pēn)出一阵烟雾。
B.猎狗都扑通扑通地从泥泞(níng)里跑过来,灯芯(xīn)草和芦苇向两旁倒去。
C.河流浅浅(jiānjiān)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cuàn)出来。
D.“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kǎn)上为(wéi)难地说。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个句子是()(2分)
A.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了这只来厉不明的小鸭。
B.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景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C.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下面句中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2分)
(1)最使我吃惊的是,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2)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
(3)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4)不知道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A.肃静安静署名签字 B.肃静安静签字署名
C.安静肃静签字署名 D.安静肃静署名签字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由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火爆,易中天、于丹都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B.可能这也是我选择徒步穿越这条线路的原因——美景总在人迹罕至处。
C.扑朔迷离的股市涨跌起伏,很多人都望而生畏,不敢贸然进入。
D.才跑了1200米,他就气喘吁吁,慷慨淋漓的汗水如大雨一般,全身都湿透了。
5.结合具体语境,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2)这条短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整容:
二、(6分) 得分 评卷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题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2分)
A.指物作诗立就(完成)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义(收取)
C.仲永之通悟(通达)D.不能称前时之闻(相称)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A.对镜帖花黄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