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五中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7980个字。
厦门五中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真实电话:05923630938)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4分)
友情提示:1.全卷分三个部分,计25小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50+2分)
一.完成1—6题(50+2分)
1.生字与词解:(10分)
(1)注音填字:(8分)
旁wù()xiè渎( ) yǔn 落()ruì智()恪( )尽职守舐( )犊之情怒不可遏( ) 伫( )立
(2)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项:(2分)
A断章取义:把文章段落按照不同的意思分成几个部分。B 媚上欺下:有意讨好上司,欺侮下层人民。C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军队独自奋力作战。D恼羞成怒:由于愧疚和恼恨而发怒。E肃然起敬:表现出恭敬的神态,流露出钦佩的感情。F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G 重蹈覆辙:指同样的事重复做,因此很有把握。
2.填空默写:(16分)
(1)《敬业乐业》作者是,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作者是(国家)的作家;《傅雷家书两则》作者傅雷是著名的家;《致女儿的信》作者是教育家。(6分)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这首词写出征人们思乡的矛盾心理并点出全词核心的句子是:,。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的意境和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异曲同工。(5分)
(3)诗言志,读《观刈麦》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足蒸暑土气,
。”“右手秉遗穗,。”读写的诗《商山早行》我们可以体
会到诗人的游子情怀:“槲叶落山路,”。读刘方平的《月夜》我们仿佛看到
春天到来的脚步带给诗人的欣喜:“,虫声新透绿窗纱。”(5分)
3.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4分)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想象,难以理解(A)的戏剧性和没有什么能跟它相比的(B)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
(1)请用两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加点的文字。A B (2分)
(2)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和(2分)
4.2008年8月31日,厦门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BRT(快速公交)正式开始运营。请看完以下几个同学针对这件事的谈论后答题。(6分)
甲同学:最近我们家差不多几乎天天都谈论BRT,这个话题简直成了每天晚餐时的开胃小菜。
乙同学:我家就住在BRT沿线,晚上我从窗户往外看时,那亮着灯的BRT高架桥真是太壮观了,远远望去仿佛延伸到了天边。
丙同学:我那天坐BRT去集美的奶奶家,沿途风景真美,心情特别愉快,我感觉好像是第一次和这个美丽的城市亲密接触。
丁同学:BRT改善了市民的乘车环境,缓解了高峰期公交拥挤的问题,虽然亦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RT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问题:
(1)在四个同学的话中,唯一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同学的话。而同学的话有明显的语病。(2分)
(2)几个同学的话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乙同学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丁同学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
(3)请归纳这几个同学谈论的内容要点(2分)
5.名著阅读:(6分)
阅读相关资料,完成问题
A 小人鱼把他的手吻了一下。她觉得她的心在碎裂。他举行婚礼的头一个早晨就会带给她灭亡,就会使她变成海上的泡沫。
B 在下雨不能出门的时候,我也找些事情做。一面做,一面同我的鹦鹉闲扯,教它说话,作为消遣。我很快地把它教得会说自己的名字“波儿”。
C 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里,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尼摩船长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
D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阿廖沙,让外祖母养你吧!”
任选上面的两则材料,仔细想想材料的出处和作者,然后依照例句划线部分仿写两句。(注:只写出作者和书名是可以得分的,所以请不要放弃!)
例句:
人的道路上有书相伴,成长会多一份智慧,走进名著世界,你才能享受精神富有,让我们都静下心来品味揣摩一下那韵味隽永的经典名著: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似乎陪伴着林黛玉
在潇湘馆吟诗,体会她寄人篱下的哀怨愁肠;,;
,。
6.探究性学习:(8+2分)
在人们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日益重视的今天,假设你所在的班级要举办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的主题班会:
(1)你知道下列诗句分别提到了中国什么传统节日吗?(4分)
A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B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 每逢中国传统的节日,不同的地方都会有风格迥异的过节习俗和庆祝方式(比如厦门的“博饼”)。请你在班会上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家乡的过节特色和自己的过节感受吧(博饼除外)。注意只能选一个节日来介绍,请尽量做到语言生动简洁。(80字左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