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科学的手,开启智慧的门——第三单元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约2610个字。
作文套餐
牵着科学的手,开启智慧的门
——第三单元作文导写
导写提示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思考。这五篇课文给我们提供的借鉴意义主要有:
1.科学是深奥的,但并不神秘。我们在作文中谈论科学话题时,一定要借鉴课文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写作思路,用明快的写法、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遨游在神奇的科学世界里。
2.科学是严肃的,但并不冷漠。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像课文的作者们那样,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将科学精神与人类命运融合在一起,使科学变得更有亲和力。
例文引路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许烨
据气象专家介绍,在自然界的大多数绿色植物体内都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但由于各种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其叶片就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特别是30℃左右时,植物生长旺盛,叶绿素的比例较多,因此叶片多呈现出绿色。秋天到来之后,气温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光照减弱,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当气温降低到10℃以下,尤其是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时,会出现霜冻,植物体内叶绿素的比例随之明显降低,叶片就会显现出叶黄素、胡萝卜素所特有的黄色。
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枫树、黄栌、火炬树、山楂树、五叶爬山虎等少数树种“红脸”的秘密在于它们的叶子中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外,还含有一种其他植物少有的特殊物质——花青素。说它特殊,一是因为花青素具有“反潮流精神”。随着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增大,花青素的含量不但不会减少,还会迅速增多;二是花青素具有遇酸变红,遇碱“面不改色”的特点。据测定,只有枫树等少数几种植物叶子中的细胞液是酸性的,故而随着秋天的降临、花青素的增多,叶片会逐渐由绿变红。而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由于所含的花青素很少,或者花青素含量虽多,但细胞液是碱性的,所以无论气候怎样变化,叶片都不会变红。
由此看来,枫叶等少数植物的叶子秋天变红的内因是花青素与酸性细胞液发生化学反应,外因则是入秋后天气转寒,促进了花青素大量增多,即气象条件发生变化造成的。
点评: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
首先,本文的题目就很有特色,它显然是作者仿照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拟定的;而这个设问句显然点明了本文的说明重点。
其次,作者说明“霜叶为什么这样红”的事理时很有层次。第一段作者首先说明植物叶片色彩变化的奥秘;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自然段通过对“花青素”的特性的说明,揭开了枫树等植物叶片在秋天变红的根源。最后一段,概述枫叶等秋季变红的内因和外因,表达准确而严密。
另外,本文的语言也很生动活泼。比如说花青素具有“反潮流精神”、花青素具有遇酸变红,遇碱则“面不改色”的特性,语言幽默活泼,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