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510字。
《阁夜》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陈惠兰 地区:永州 学校(通信地址):湖南省永州市蓝山二中
邮编:425800 电子邮件:CHHL520@126.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阅读欣赏《阁夜》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3学段
教
学
目
标 1、因声求气,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诵读作品。
2、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
学
重
点 1、因声求气。了解诗词格律,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2、吟咏诗韵。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
学
思
路 层层深入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主要教学方法 1、涵咏。
2、自主研读法。
3、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1、《唐之韵》——千秋诗圣。
2、PPT课件。
3、《阁夜》音频诵读。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以第一单元所学的《蜀相》、第二单元的《登岳阳楼》导入,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蜀相》一诗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登岳阳楼》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之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齐背《蜀相》、《登岳阳楼》,根据已了解的关于杜甫的知识,结合课前所观看的《唐之韵》——千秋诗圣,谈谈对杜甫的认识。 1、温故而知新,了解大诗人杜甫。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诗歌,感知诗歌的音韵和把握节拍
一、初读要求:
1、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2、节拍,读出节奏美。
二、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 雪止;2、押ao韵,偶句押韵;3、节拍:2—2—1—2 2—2—1—2 1、请学生朗读,探讨:①本诗的韵脚;②划分本诗的节拍。
2、讨论后,选代表交流意见。
3、齐读本诗。 1、疏通认读障碍。
2、初步感知节奏美和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