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4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25 22:31:1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60字。

  《 散 步 》 教 学 设 计
  兴化市顾庄学校 孙建中
  一、教材分析:
  作者莫怀戚说:《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据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散步》这篇短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散步》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之后“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就在“我”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的时刻,母亲忽然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心思,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边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其次,《散步》是一首“孝”的小夜曲。文中的“我”并没有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里,而是劝说母亲一起外出散步。这就充分考虑到了母亲的心理感受。当母亲和儿子因为走路发生分歧时,“我”的决定是根据母亲的需要做出的。在路不好的地方,“我”弯腰背起母亲,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说教,也在影响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对待父母要“孝”。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孝,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再次,《散步》是对人间爱的礼赞。文中写到“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母亲的爱,关心着母亲的健康,关心着母亲的生命,这是母子之爱;“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体现了祖孙之爱;“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这体现了夫妻之爱;“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这体现了对家庭的爱。正因为有了爱,才有了这个和谐和美的家庭。
  最后,《散步》是对生命与责任意识的歌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通过初春景物的描绘,体现生命的跃动。“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背上的是老人,妻子背上的是孩子,这就由孩子、成人、老人构成了一个三维世界。成人是这个三维世界的支撑,承担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莫怀戚在谈到这篇散文的创作感受时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可是,纵观全文,《散步》处处彰显着语言运用之妙。
  首先,语句两两对称,彰显工整之美。比如: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其次,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彰显人情之美。如文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