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 资源简介:
约7420字。
201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B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A卷(共10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18分)
一、 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但是,那一股足以擎(qíng)天撼(hàn)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咫(zhǐ)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gāo)之间罢了。
C、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qiú)须的大头颅,刽(guì)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D、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zāo)饰太益则矫(jiǎo),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在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得失之患。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D、玛丽亚伫立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她陷入暇思。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B、云雀弟弟,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C、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而杀之
B、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策之不以其道 /成,将以攻宋
D、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6、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2分)
三、(12分)
7、把第Ι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分)
译文: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分)
译文:
8、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4句填写) (4分)
(1)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孙孙湘》)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阳》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9、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将浩荡的离愁升华为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