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430字。
《沙之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杜贤民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外国小说欣赏》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沙之书 年级 高三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9学段
教
学
目
标 1.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理解“虚构”对于《沙之书》表达的重要性。
3.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1.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教
学
思
路 初读、把握情节内容——探讨“沙之书”这一意象及其题旨——探究、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拓展训练
主要
教学
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1. 教材:《沙之书》文本
2. 教材:话题材料《虚构》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俗语导入课题:
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里出妖精
谈谈自己对小说“真”与“假”的认识 1.从中国古典小说入题,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真”与“假”。
二、初读小说,把握情节内容
1、整体感知情节:
2.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
开端:陌生人上门推销《圣经》
发展:奇妙的 “沙之书”
发展:我设法得到了“沙之书”
高潮:“沙之书”使我烦恼不堪
结局:我把“沙之书”藏进了图书馆
在课前预习基础之上,学生回答,把握小说情节。
对小说文本准确感知,便于下一步探讨。
三、分析中心意象“沙之书”,探究题旨
1.提问:“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
异乎寻常的重量;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插画没有一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