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堂实录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2 22: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70个字。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
  师: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故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论语》吗?
  生:我知道来自《论语》的一个成语:学而不厌。
  师:这个成语用现代汉语说,是什么意思呢?
  生:学习不能满足,要活到老,学到老。
  生:我还知道出自《论语》的一句格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你能说说这句格言用现代汉语说,是什么意思呢?
  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师:看来,大家知道不少出自《论语》的成语和格言。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十则。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刚才大家所说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诗,还有不少成语直接取典于古诗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这些文言古诗和成语都具有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相信我们能学好古诗及成语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生:要多读。
  师:是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二、初读课文,走近作者作品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请大家拿出学案,把第二项检查预习,积累文学常识这一部分做完,然后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生谈自己了解的孔子资料)
  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人物。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之首。
  生: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师:这一个故事正好在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格言中有一句类似的文言句,一会儿读的时候请大家再来作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