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2 10:12: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10字。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江苏省棠张高级中学 tzzxzw2007
  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和特殊句式;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2.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第一课时:
  模块一、情景引读
  1、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2 、作者简介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
  3. 文学常识——疏 :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托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4、【难读字】   求木之长(    ) 疏浚(  ) 壅(   )蔽 谬(  )论 黜(   )恶
  5、本课出现的四个成语:             、              、               、               。
  模块二、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      ”,        )
  二、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         。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           。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惧谗邪        邪:           。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            。
  择善而从之    善:           。  简能而任之        能:            。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