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舞蹈》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1 9:35: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70个字。

  《生命的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概括主要事件
  教学难点
  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按常规预习。
  自选三十个词语默写
  二、导入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有21位聋哑演员,她们表演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有谁知道这个节目是怎样排演的吗?这群听不见、说不出的聋哑人给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的舞蹈》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中提到的“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各指哪两次舞蹈?请分别用一句话将内容概括出来。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明确:以一对残疾夫妻为代表的一群残疾人在夜幕中跳起了火的舞蹈;
  三十年前,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艰辛的条件下劳动,作者感到她在跳舞。
  2、这两次生命的舞蹈有何异同?
  引:两者舞蹈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面对的困境有什么不同?在作者看来,两者舞蹈的形式虽然不同,但从舞蹈中体现出来的情绪有何共同点?)
  (A异:①残疾人是在真正地跳舞,而小女孩则是在艰辛地劳动,并不是在跳舞,是作者认为她的劳动像跳舞。
  ②残疾人的困境是自身肢体有残缺;小女孩的困境是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他们面对的困境的具体内容不同。)
  B同:两者都是欢乐的。(由此体现的生活态度有共同点吗?)都是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等等)。
  三、精读课文,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这两次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都是作者亲眼所见,那么作者的心理活动发生过哪些变化?
  A引:关注学生在文中的圈划。主要是划出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关键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