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型材料作文导引与佳作示例
- 资源简介:
约2750字。
比喻型材料作文导引与佳作示例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根据上面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比喻类作文不断增多。命题者之所以青睐这种形式,是因为比喻类作文内涵丰富,写作空间较大。本题就属于比喻型材料作文。要写好这类作文,必须注意比喻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1)、整体把握文意,找主要命意。本道作文材料,有三句话,最主要的命意在后面两句。
(2)、紧扣关键词,悟出比喻意。后两句,从关键词来看,“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或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困难”;“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比喻“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悟出比喻义,就找到了理解材料的突破口。
(3)、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从关联词的角度看,此句中的“不是……而是……”重在强调后者;从句意看“鞋里的一粒沙”是“使人疲倦“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此句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即一定要倒掉鞋里的沙砾。
这样,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就可以挖掘出主旨: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的过程中,要随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克服遇到的困难、排除失败的危机、走出挫折的阴影、战胜不良的心情……如此,考生就有了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写作空间。
◎考场佳作一
倒掉鞋里的沙子
■ 闽清一中高三(2)班 陈宗
人在攀登的过程中,使自己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我们只有懂得倒掉鞋里的沙子,才能领略到那无限的风光…… ——题记
倒掉鞋里的沙子,领略无限的风光。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独弦琴上的小提琴家”。由于政治原因,他坐了20年牢。可是,他把这一遭遇看成是鞋里的一粒沙,毅然倒掉了阻碍他追求攀登的这粒沙子,十几年如一日,用仅剩下一根弦的小提琴勤学苦练。终于,他的小提琴弹奏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对当时浪漫派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雨果曾经说过:“当生活给予我一个酸柠檬,我会设法将它榨成甜柠檬汁。”这是一种勇于倒掉鞋子里沙子的智慧,正如尼可洛能及时地倒掉鞋里影响他攀登山峰的沙子,使他领略到了音乐的无限风光。
倒掉鞋里的沙子,谱写人生的辉煌。
李安出身于贫民家庭。他带着他的电影梦踏上纽约的航班。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在美国电影业创造一番辉煌是相当困难的。可是,李安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即使在人生最潦倒时候,他始终正确看待生活丢在他鞋里的沙子,执著追求着人生的目标。终于,他成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的华人。
正如李安所说:“生活的困难挫折不可怕,它不过是鞋里的一粒沙,倒掉它,我们可以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