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执教人 汪英
一、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积累古今异义的文言词语。
3、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二、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三、 难点:文中一些难词难句的理解
四、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组讨论探究法
五、 学法指导:做文言知识分类积累卡
六、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播放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清朝初期的统治者们深知“得民心”的重要性,于是演绎出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就有人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孟子(出示幻灯片,简介孟子)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代的孟子,反对这些不义之战,主张统治者们对人民要“施行仁政”,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能统一天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孟子这种思想的体现。
(二) 释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题中“道”即“王道”,就是“施行仁政“的意思。
(指名说题目完整的意思)
(三) 朗读课文
1、 老师范读,学生听节奏以及气韵。
2、 学生各自试读。
3、 齐读。要求语气舒缓,气韵畅达。
(四) 结合课下注释和以前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1、 组成四人学习小组,一人说大意,其它三人补充、订正,可以是一人说全文大意,也可以一人说一段,给不懂的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作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