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8 21:5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
广西德保中学:韦佳
语文素质,决定并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加强语文素质教育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既需要理论的建设,又需要实践的操作;既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需要教师主导性的张扬;既需要课程设置及课型结构的调整,又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既需要评价标准及方式的重新确立,又需要考试制度的改革。
  有人认为:考试同素质教育是对立的,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取消考试。这种看法未免偏颇。诚然,当前的考试制度妨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考试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能完全取消的。根据考试的不同功能和目的,有的可以取消,有的还应当增加。应当看到,考试同素质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素质教育需要考试进行检测和评价,考试能够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当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改革教材、教法的同时,深化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取消可以取消的考试,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动活泼的发展。
  1.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促使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采取“临阵磨枪”的朝夕之功。如果能将考试分散在常规的教学形式、教学要求之中,就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督促和鞭策作用。上海市育才中学于1980年取消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期中考试,第二年又取消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考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考试同日常的语文作业、练习和课堂讨论等常规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后评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的成绩。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不仅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而且还参照学生思想认识提高的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认真程度等指标。这是较早对我国传统语文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典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注:《论普通教育校内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育才的成功经验表明, 采取“化整为零”的考评方法,不搞“突击性”的考试,会使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语文学习,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2.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服务。
  北京八十中特级教师宁鸿彬是这方面的优秀范例。他从1978年开始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改革,经过六期系统实验,收到理想的成效。他从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目标出发,制定了教材、教法、考试和课外活动四方面改革的方案。他大胆改革考试制度,取消了平时、期中、期末等一切考试,代之以根据学生平时在听、说、读、写、想五个方面的情况而作出的考核记录。从第三轮实验开始,半年多没进行一次考试,但1985年初对教改实验班进行一次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其它平行班。这种改革的长处首先是,把考试改革当作语文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努力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它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通过考试及教材、教法和课外活动的系列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习惯,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创造性、开拓型的人才。(注:孟宪伦《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探微》,《教育探索》1997年第1期。)
  3.取消校内的常规考试,采取平日记优的评分方法,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语文考试的功能,本来可以鞭策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名目繁多的考试和“题海战术”越来越使考试背离它的初衷,使学生厌考怕考。再加上一些教师被错误的教育思想所驱使,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对众多一般生和后进生的教育,有的甚至不惜采取逐渐淘汰后进生的办法,以提高升学率。这是造成目前中小学生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校内的语文考试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提高。大连市中山路小学废除了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而建立以教师为主的平日考核记载、期末各项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平日记优,期中小结,期末全面考查。这里值得重视的是,他们所采取的平日记优的方法,在平日教学和作业中对学生的成绩不是全部记载,而是有选择的记载。尤其对后进学生的考查,从他们各自的实际出发,给他们获得较好成绩的机会。如果错误太多,经教师指出后,不记分,下次再考查,等到获得较好成绩时再记分。(注:《论普通教育校内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这种不记差专记优的办法,可以说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斥责的原则在考查中的运用。专门记优,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加以肯定,并用文字加以记载,后进学生在看到自己的成功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兴奋感,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考查出现太多错误不予记分,不等于放任不问,教师要给学生指出。学生在认识到出现差错的原因并找出纠正的方法后,就能避免重犯原来的毛病,从而更加勤奋学习,争取在下次考查时获得较好的成绩。如此反复推进,就能促使后进生的转化,达到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