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2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山居秋暝》 王维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了诗人
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瞑”,
创造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颔联、颈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涣女、鱼舟
八种景物,组成宁静淳美又清新活泼的画面,寄寓诗人的情怀。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尾联化用典故,诗人反其意而用之,以王孙自比,流露
出浓厚的消沉颓废的情绪。
二.《渭川田家》 王维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1)诗中“穷巷牛羊归”写出了乡村的热闹,“野老念牧童”
写出了老人对牧童的担忧。
野老念牧童,依仗候荆扉。 (2)诗中余挥下的牛羊、柴扉旁的老人,麦田里的野鸡、桑架
上的残桑,无不具有诗情画意,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特点。
雉 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3)前八句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初夏傍晚的农村风光及农民生活
的恬静闲适。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4)最后两句借“吟式微”来抒发向往田园生活,意欲归隐
的旨趣。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三.《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1)第一、二两句竭力渲染了边塞路途的阴险和凄凉,以
激发行者的豪情,境界壮阔,用字精炼。
三春时有燕,万里少行人。 (2)“苜蓿”一联有景物描绘转入对史事的回忆,借颂扬历
史上光荣的一页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3)刘司直远赴安西,作者援引史实鼓励他像汉使那样建工
立业,以保边塞安定,四邻和睦。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4)全诗从写景到说史,又从说史到抒情,字里行间,处处
流露出诗人对刘司直的深厚感情。
四.《鹿柴》 王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空山不见人, (1)本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
但闻人语响。 (2)第二句中的“但闻”二字颇可玩味,作者以局部的、暂时的
“响”反忖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反景入深林 (3)三四句是以光亮反忖幽暗。
(4)本诗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诗人把握了空山人语响和深
复照青苔上。 林返照的一刹那间所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五、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 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 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 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 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