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ppt3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四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1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6 17:05: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图片精美,内容丰富,配有朗读和歌曲,完全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大城一中     郝建新 
  一. 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但能够背诵本词,加深对苏轼的了解。还应该培养对诗词的审美,学会感受艺术境界的美妙,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充分展示主体作用。而且还应该要学生反观自我,塑造健全人格,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和心路历程,以及苏轼豪放的性情、豁达的胸襟。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教学目标
  1、背诵并能默写这首词。
  2、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3、体会词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2、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三.方法和手段
  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反复朗诵来体会,而后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学生对于苏轼应该是很熟悉的,在课前先布置任务,让各学习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搜索有关于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心理历程的信息或者他的名篇。要求对苏轼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课前朗读,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并初步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2.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  他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那么这人是谁 ?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豪放大诗人苏轼的矿大胸襟。(幻灯展示苏轼画像及课题)
  3.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失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
  4.朗读并试背诵全词
  读出词的音乐节奏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