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祭妹文》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9 21:17: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8750字。《 张衡传》《 祭妹文》教案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 一 ) 学习《张衡传》要抓住两个要点:
1 . 在分析课文辞章基础上讲清传记文学的特点,要结合“思考和练习”,介绍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2 . 从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入手,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人物传记特点,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不朽成就。
( 二 ) 学习《祭妹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 . 本篇为“自读课文”,文字不算很深,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应根据“思考和练习”一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即可。
2 . 写作特点,主要突出“寓情于事”这一点,其它不必过多“发掘”,以免分散重点。
3 . 对袁枚三妹素文的身世也不必多作介绍,只需结合课文来讲就可以了。
( 三 ) 应把对两课语言知识的整理作为重点。
【 指点迷津 】
( 一 ) 学习《张衡传》写作特点,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对于第一个特点,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教师可作如下引导:1 . 先在全文各段中比较详略,分析详写张衡科学成就的原因。并可追问:对张衡的文才和政绩,完全舍去不写行不行 2 . 比较写张衡各项发明创造的详略,分析详写候风地动仪的原因。3 . 再在写候风地动仪这段中,分析特别着力写仪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通过提问、分析,让学生具体认识课文在记叙详略上的细致安排,都是为了突出张衡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由此而推一般,传记的详略取舍,应服从于突出传主特点的需要。对于第二个特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候风地动仪”一节来认识。
( 二 ) 《祭妹文》应重点分析第4自然段,可先找出所选事例,然后再从组材和表现方法上作些分析。
1 . 一段写动年琐事 ( 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瞠视而笑 ) 。
2 . 在材料组织和表现方法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A . 当年事和眼前景相结合:不是一般忆旧,而是通过忆旧来掉念逝者,所以在写这些往事时,都紧扣眼前。比如写“今予殓汝葬汝”的事实,就自然联想到儿时共同葬虫吊虫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内心的悲痛。这样使材料为中心服务。
B . 在表现上只是寥寥数语而情态毕现:
写动作:“奋臂出其间,显示出儿童的活泼可爱。
写装束:“梳双髻,披单缣”,使形象生动逼真。
写声音:“两童子音琅琅然”,给人以实感。
写悲戚:“掎裳悲恸”,表现出情感的真挚深沉。
写喜悦:“自东厢扶案出……瞠视而笑”,欣喜之情由衷而发。
这些融汇起来,描绘出有色有声、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 一 ) 《张衡传》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情况 重点叙述的是什么 根据这些记叙,对张衡做出评价。
本篇课文记叙了张衡政治、文学与自然科学三个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的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雕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科学效验等情况。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张衡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这一点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属难能可贵。以我们今天20世纪的科学水平看,不难想象古人研究天文、地震一类学问的艰难。只就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来说,就比欧洲人要早1700多年,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然而这只是张衡研究地震学的成果,张衡的伟大在于他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在于他处在谶纬迷信观念风行一时,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东汉时期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就。这就是说,张衡取得这种成果在于他有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的精神;一是他勇于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