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7 21:49: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450字。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
  现  代  文  阅  读
  现代文阅读,必须理清思路,弄清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何,考虑句与句、段与段的先后顺序和逻辑联系等。答题方法主要是寻找、归纳(概括)、运用、理解和迁移等几种。其试题类别及解题要领为:
  词语及朗读类别
  ●选择一组实词填空  可以考试以下几种可能:1、动作先后顺序;2、词语的搭配习惯(包括动宾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3、与前后文内容的呼应;4、与邻词构成近义或反义关系;5、事物的发展顺序;6、其他结合语境的情况。
  ●名词理解  联系语境考虑,如《苏州园林》中的“败笔”一词,答题时要考虑与说明事物的特征“图画美”联系起来观察。
  ●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一般是句子中谓语动词前的副词(作状语)或其他修饰限制成分。如:人脑一般重1300到1500克。揣摩用词准确性:先正面回答(同义解释法)写出了什么,再反面回答(删去则不能表示什么意思),最后说体现用词的准确性(也可不说,看情况确定)。
  短语、句子与段落类
  ●找线索句  1、与文章题目有关;2、文中多次出现的类似的句子(写物或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整篇阅读、整体理解后才着手寻找并答题。
  ●概括段意或层意  记叙性语段,思考谁在什么时间地点或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事,或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人或事物的,可分成若干块,逐块概括, 然后合并成一句话。说明文与说明事物的特征挂钩。议论文要考虑讲了什么道理或举了什么事实,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句式比较  1、比语气语调;2、比强调的内容、重点;3、比效果(如是否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等)。
  ●找中心句  先找前,前无才找后。其位置主要有首句、第二句(首句是过渡句或引出下文的句子时)、中间句、结句。先自己归纳主要内容,再找出与主要内容相吻合的句子。
  ●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开头、中间、结尾情况不同,看具体情况从一点或两点回答,关键词:总领、总起、引出、过渡(承上启下)、线索、分论点、总结、概括、点明主旨等。
  ●句子的含义  1、表层和深层含义分析法;2、喻体还原成本体法;3、联系文章中心体会法。
  体悟主旨类
  ●给出若干种看法,看是否符合原文内容或思想  要仔细辨别,认真对照原文内容。
  ●归纳中心意思  通过哪件事的记叙,反映了一种社会生活现象,赞扬或鞭挞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恶劣行径。
  ●写出读后的启发、感受和收获等。
  ●评论人或事,对某种思想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内容、表达方式、语言形式、乃至字数都须遵循题目的要求。
  ●读关键词,划关键词句、理解其含义、品味文章的感情。
  散文欣赏阅读
  [考测点导航]
  赏析散文,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