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思维训练课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4 13: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思维训练课案例
一、背景
这是我在我校举办的“新教师比武”中开的一堂多媒体作文公开课,当时是借班上课,授课对象为本校初三某班学生,开课时间为中考前两个半月。这些学生作为一所普通城镇中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为不错,但是对于写作一般比较害怕,同时由于尚未开始系统的作文复习,对话题作文的方方面面虽然有所了解,却不十分明了,特别在作文立意的审题方面一般随意性较大,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也大,文章立意普遍缺乏新意。
我是一个从教第四年的青年教师,现任初三语文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最喜欢和欣赏的就是这种启发式教育,私下认为这种教育方法除了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优点外,也容易使整堂课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从而更具教学艺术。同时我也认为课内的每个环节是应该因学生接受的需要而存在,而不是因这是一堂公开课而存在。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在中考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作文命题形式,它规定了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同学们通过深入思考对所给话题做富有个性和理解和阐述,揭示生活规律、生命真谛,人生哲理。鉴于话题作文的特点和重要地位,对话题作文立意进行多角度思维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二、主题
针对学生的情况和需求,我就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作文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多角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找变异的思维,常让人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所以同学们较难实打实地掌握。为了尽量让同学们有规有寻,我又把语意拓展法引进了这节课。可以这么说,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本节课的目的,语意拓展法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三、教学过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的认识发展形式的程度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按照这个规律,我把本节课分成了心理酝酿阶段、理论准备阶段、实践成熟阶段、巩固完善阶段四个部分,其中一二阶段是铺垫,第三阶段是重点。以下是这堂课的主要过程:
课前屏幕上以庐山风景为背景打出题目:“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思维训练课”,同时播放古筝《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喜欢写作文么?
生:不喜欢。(略带犹豫和拘束)
师:既然这样我们先不讲作文,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简单而又复杂的趣味数学题吧。(多媒体显示:1+1+1的结果是什么?)(笑眯眯地)
生:等于3。(肯定地)
师:从数学上讲1+1+1的结果的确是3,可是我认为1+1+1也可以等于0,请大家看屏幕。(多媒体播放三个和尚喝水的FLASH,伴有俏皮的三个和尚之歌)
师:如果不齐心协力,再多的人也只是一盘散沙,这时1+1+1就等于0,大家说对不对呀?
生:对。(有的点头表示同意,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一定兴趣)
师:面对“1+1+1的结果是什么“这道趣味题你们会得出怎样的答案呢?请大家展开联想的翅膀,赋予这道题以更多的含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