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7840字。
平谷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初三语文
2010年12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 (共23分)
一、 选择题,完成第1—6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表格内。(共12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1.下面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逮捕(dài) 惭愧(cán) 妄自菲薄(fěi)
B.模样(mó) 褴褛(luǐ) 深恶痛疾(wù)
C.桑梓(zǐ) 寤寐(wǔ) 牵强附会(qiáng)
D.阔绰(chuò) 溯洄(sù) 情不自禁(jìn)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是
A .贯例 标致 根深蒂固
B. 火候 蒹葭 莫不关心
C. 诘责 适值 红装素裹
D. 惦记 秘决 赴汤蹈火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折磨 不折不扣 B.各抒己见 不能自已
C.单调 风调雨顺 D.不言而喻 家喻户晓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是
A.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地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
C. 冰山奇观令游客百看不厌,甚至还有游客乘坐直升机去近距离观看。
D.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用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架起了一座水乳交融的“爱之桥”。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 。芳草萋萋,折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
A.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
B.其实秋色、春景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感慨。
C.其实春景、秋色与人的心情无关。
D.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也应有同样的情怀。
6.作者、课文、出处搭配有误的是
A.鲁 迅——《孔乙己》 ——《朝花夕拾》
B.吴敬梓——《范进中举》——《儒林外史》
C.契诃夫——《变色龙》 ——《契诃夫小说选》
D.韩 愈——《师说》 ——《昌黎先生集》
二、填空、简答题,完成第7—8题。(共7分)
7.默写。(4分)
(1)《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到梦回营阵的诗句是: , 。
(3)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这两句诗是 ,
。
(4)杜甫《望岳》中通过想象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姓名、外号及一个故事情节,并说出人物特征。
(要求:用一段话表述,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