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亭中学 顾红梅
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启示读者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作者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启发读者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它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这就是一笔精神财富,这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积累词语,弄清叙事要素,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作者从具体事情中悟出的人生道理,同时弄清作者悟出人生道理的过程。
2、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精读课文,揣摩、赏析精彩的字、词、句、段,体悟“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对文中有关人物作评价,多角度思考课文与人生。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悟文中所传达的事与理,提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多角度思考人生。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具体细腻地描述独特体验的意义与作用。2、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揣摩语言的表现力,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 教学准备:
学生:1、认真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
2、熟读课文,揣摩精彩的字、词、句、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3、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或利用图书馆查找、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
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或电子幻灯。
五、 设计思路:
教学一篇课文,应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新课程、新课标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的关键是方法指导。课前指导学生任务型预习;课上充分引导学生朗读、体悟、赏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课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拓展、探究,力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