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设计者:扬州中学 李洁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小说塑造的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孔乙己命运悲剧的原因。
2.学习本文人物形象刻画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
3.体会本文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人物形象刻画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 导入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组词练习,请同学们用“偷”字和其它字构成几个双音节词语:偷窃、偷盗……我们都知道,“偷”和“窃”这两个字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有一个读书人却不这样认为,他有一句名言:“窃书不为偷”。他是谁呢?他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小说主人公——孔乙己。
二. 解决字音、字形问题——预习提示
三. 研读课文
1. 大家都已预习过课文了,那么就请你们说说,你喜欢孔乙已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无论喜欢与否,或是抱有其他情感,都应从文中找出依据——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例、语句〗
【参考】 喜欢——优点
① 心地善良、诚恳(有点“傻得可爱”):孔乙己教“我”识字和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结合神态描写)
② 讲信用:不拖欠酒钱
不喜欢——缺点
① 贫困潦倒却轻视劳动人民,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子,虚荣心十足:“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肖像描写。
② 贫困、懒惰而又虚荣、死爱面子(保持读书人的架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叉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服饰的细节描写〖通过一件破长衫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③ 卖弄学问,自命清高,迂腐可笑,受封建教育毒害很深:“他对人谈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回字有四样写法”、“多乎哉,不多也”——语言描写
④ 偷窃却又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分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跌断、跌……”——语言描写(结合神态描写)
同情、可怜
① 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肖像描写。
② 灵魂深处的“疮疤”/最大的痛苦和羞辱 被戳痛时极度难堪:孔乙己受酒客戏弄时动作、神态的先后变化,如“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③ 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孔乙己从“排”钱到“摸”钱的动作变化。
2. 根据刚才大家陈述的理由,哪位同学能够概括一下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虚荣心十足,轻视劳动人民,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也有善良、诚恳、讲信用的一面。
3. 孔乙己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造成了他矛盾的性格,既可笑又可悲。这既可笑又可悲的孔乙己从笑声中来,在笑声中被嘲弄,又在笑声中带着被摧残的身躯和被侮辱的灵魂悲惨地离开酒店,生死未卜。那么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